中文
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

青云不坠巾帼志|向光而行,用爱坚守

发布时间:2022年03月24日 08:15
浏览量:0

抗击疫情,眼里有光,心中有爱,就有希望。威海此时此刻按下的暂停键,是为了更好地重生。疫情发生后,威高连锁透析中心与政府打通的绿色透析通道,不断为肾友输送生命源泉,发出“坚守岗位,不抛弃、不放弃每一位患者”的铮铮誓言,透析中心的全体医护们连续奋战,24小时在职守岗,中心负责人更是带头冲锋,展现了白衣天使的风采和巾帼志。



1.jpg



若有战,必风雷而动

疫情就是命令!这场不期而遇的特殊战斗中,威高高区血透中心、经区血透中心的医护人充分体现了“若有战、召必回、战必胜”的战斗素养,在3月8日当夜11点完成了集结,她们毫不犹豫、义不容辞,纷纷请战,做好了在血透中心里24小时不间断的岗位守候,打响了没有硝烟的战争。

谁说女子不如男?有的护士背着十几斤的消毒水为血透中心消杀、消毒,来回搬运血透物资、生活物资,威高高区血透中心、经区血透中心从主任到护士长、护士,全部投入到了工作中。平时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小护士,扛起箱子就走,来回搬运透析液,哪里还有一点“林妹妹”的影子。

纵然以冰冷的地面为床,也要用身体熔化这冰冷的寒夜,为患者带来曙光。干净整洁的病床都是留给患者的,医护人员睡在哪里?威高高区血透中心主任宋旭红、经区血透中心主任谭惠丽都犯了难,她们沟通后决定,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,打地铺!姑娘们的方法五花八门:在走廊上,她们铺上废旧箱子纸壳、报纸,再加上床垫,就成了一个能容纳十几个人的“大通铺”。开会议的小桌子,周围加几把防护的椅子,中间床垫和被子,就成了一张床。在仓库里,用一些抗压货箱拼凑成简易的“床”。在一天忙碌了十几个小时后,很多人累得连饭都懒得吃,直接倒头就睡。虽然地上铺上了纸壳,也有床垫,但透骨的寒气还是能通过地面传导上来,被子也无法存储热量,轻轻一个翻身,冷气直通全身,让她们连连打了好几个寒颤。实在受不了,几个人就拥挤在一起睡,用被子蒙着头睡,互相打气,报团取暖。深夜,主任和护士长在忙碌了一整天后,挨个地方巡查,有的护士在睡梦中呓语,有的把被子踢到了一边,主任和护士长就为她们轻轻盖好被子。



2.jpg



战必胜,全力服务好患者

“滴滴……”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响起,短短的一上午,高区血透中心主任宋旭红已经接了10多个电话。在电话中,她详细询问了肾病患者所在的区域和封锁路段,并指引患者联系相关的防疫区域报备,直至顺利把患者送到透析中心。

每一位医护人的身上都紧紧绷着弦,在疫情严峻的形势下,她们不仅要为每一位患者测体温、查核酸,还要认真落实、检查每一位患者的社区报备情况,挨个打电话落实,严防死守,了解肾友的行踪行程,筑好防线。有的肾友由于身体原因,深夜来到,接待人员身着防护服,迅速为接引车辆、患者消毒。



即使有再多的困难,血透中心也要竭尽全力保证患者透析生命通道的畅通。有的患者家属性格急,又不知怎样才能把患者送到医院,宋旭红主任就耐心地与患者和家属反复沟通,为肾病患者开诊断证明,拍照发到患者家属的微信上,再派车把患者接到中心。针对高风险区的患者,宋旭红主任就沟通市、区疫情指挥部,根据政府的要求协调沟通,确保肾病患者顺利到达中心。在经区血透中心,该中心主任谭惠丽也正在帮助患者来回沟通市、区疫情指挥部,为患者沟通协调透析事宜。由于连续多日来休息少,忙起来就三餐不继,她们和医护人员的眼睛里都布满红红的血丝,声音嘶哑,就是在这种环境下,她们一见到患者、接起电话,马上就进入了精神抖擞、语气和缓的状态。

自3月8日疫情开始,高区血透中心主任宋旭红在晚上10点钟接到了电话赶到中心后,截至3月11月,她已经和医护人驻扎了72个小时,累计接待了270多名患者,为患者透析了500多人次。她说:“干我们医护一行,当国家、患者需要你的时候,就像部队打仗,必须迎难而上,这是医务工作者职业本能里面的东西,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,在我们团结一心之下,都能看到我们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。”

威高经区血透中心主任谭惠丽说:“自3月8日疫情开始,我们在晚上10点接到电话后,就立刻赶到中心,至11日已经坚守了72个小时,接待了近160名患者,透析了近160人次,我们全体医护人员紧密团结,互相打气,坚守就是胜利。特殊时期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守好岗位,服务好每一位患者。”

这次疫情,再一次检验和证明了威高连锁透析中心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,以及融入到骨子里的威高“三心文化”。春已来,寒冬过,万物苏!惊蛰震雷之后,病毒终会被战胜,威海将一如既往迎来满城春光。